BG大游回顾2020年度合肥市“十大教育新闻”重温令人难忘的教育故事
发布时间:2024-01-09 00:51:22

  196体育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教育人始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2020年,合肥市教育系统突出党建领航,强化问题导向,以钉钉子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工作落实,把党的思想政治优势转化为教育改革发展优势。成立合肥市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积极探索符合合肥实际、富有合肥特色的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模式和推行机制,逐步实现市区联动、区校协作、校际协同、校社联动的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同时大力开展思政课教学衔接教研工作。

  包河区纵深推进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工作,成立区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建设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打造思政高质量课堂,开展课堂观摩;延伸推进“红色校园”工程,启动“党建领航·家校共育”工作,成立区家庭教育“同心圆”研究与指导中心,把红色军工精神烙印在心中、落实在行动中。合肥市第六十二中学连续七年开展了“寻根”党员主题日活动,党员教师组织进行党性教育活动、骨干教师送教帮扶活动、新进教师师德实践活动。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合肥市教育系统组建1375名党员深入276个社区,局党委所属党组织党员疫情防控共计捐款106万余元。同时通过线上线下“双线”配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合肥市各中小学按照分期分批原则组织学生返校,各校进行防控演练,严格执行“三案九制”防控方案。

  2020年中央电视台节目多次报道瑶海防疫、复学工作,传递瑶海声音,讲好瑶海故事。肥西县小学学科团队立即组建,相关课程资源准时推出,并构建出“肥西县中小学云课堂”在线教学模式。长丰县推广“网络课堂”,学校制定“一人一案”,精准施策,确保教育教学全覆盖。巢湖市教体系统女同胞们积极响应,奋战在“疫”线上。合肥市小学一、二、三年级开学复课。蜀山区小学按照分期分批原则组织学生返校,细化防控方案,落实防控措施。新站高新区组织骨干教师录制线上教学资源,加强协调,抓实教学规范管理,线上学情摸排到位,特殊群体关爱到位,确保了学校全部安全有序复学复课。合肥七中的党员在经过培训后,立即投入到社区防疫第一线为社区防疫输送了“新鲜血液”。

  2020年,合肥市实现了贫困家庭“义务教育有保障、学生资助全覆盖”的目标,从源头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截至2020年10月,全市发放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49459人次、发放资助资金6082.9万元。市局加大定点帮扶力度,通过送慰问金、物资、扶贫项目等有效改善和解决了马湖乡创业村贫困户的实际困难BG大游。

  肥东县要求教师志愿者通过包保责任制与贫困学生结成帮扶对子。肥西县统筹谋划教育扶贫机制,形成县教体局、中心学校、村小和县政府、乡镇、村居双轨联动、齐抓共管的教育扶贫工作格局。引进名校,提升办学硬件水平,将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延伸到教育体系的“神经末梢”。在长丰县,“送教上门”保障义务教育路上一个都不掉队。瑶海区扎实推进教育扶贫工作,不断健全保障机制,完善教育民生服务体系。经开区连续4年为困难学生提供免费午餐。2020年教师节期间,安徽兴鹏科技学校校领导冒雨奔赴贫困生家里,送去了爱心款和慰问品,据悉该校出台了系列帮扶贫困学子的措施促其身心健康成长。

  2020年汛情期间,全市203所学校受到不同程度损失。合肥市教育系统迅速组织1645名党员志愿者参与防汛抗洪,合肥一六八中学,肥西县的铭传高中、上派初中、肥东县撮镇中学、长临河中学等78所学校作为受灾群众转移安置点,安置群众达13280人。

  肥东县做好各方面保障工作,让校园成为受灾群众温暖的“家”。其中合肥一六八中学党委第一时间主动申请启动安置点工作,发动学校周边的党员教师和志愿者协助搬运物资。肥西县教师志愿者赴安置点学校开展不间断志愿服务,还在安置点开设了多彩课程。巢湖市教体局第一时间成立局机关防汛抢险突击队,进行不间断巡堤查险。把临时党支部建在了大堤,党员活跃在防汛战场的角落。庐江县坚持以分流学生为中心,当地政府建立起学生家长、学校三方沟通协调机制,汛情期间没有一名学生因灾失学辍学。

  为了探索“让学生既能刻苦学习又能轻松快乐”的教学方式方法,进一步落实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工作。2020年10月26日,合肥市教育局发布《合肥市中小学办学行为“十不得”》,严格为全市中小学校、教师办学以及教学行为划定“办学红线个督查组。“十不得”发布后,落实成效明显。合肥市教育局印发合肥市中小学办学行为“十不得”细则的提示单。教育局微信公众号推出 “十不得”宣传专栏,《合肥教育》专刊发表相关文章。市长热线电话受理“十不得”相关诉求。

  瑶海区第一时间响应,严定“教育红线”,全方位多举措精准落实,搭建“暖心”教育。在全面部署达成共识的同时,建立特殊群体台账,针对七类特殊群体,建立一生一案。学校结合各自特色,开展校本课程,形成有力的减负抓手。注重家校共育,通过线上线下,传递科学教育理念。新站高新区在印发工作落实方案、督查方案的同时,坚持齐抓共管,落实“六严禁”,强化校外培训机构监管。

  合肥市以创建“美丽校园”为抓手,大力推进校园建设,涌现了一大批文明校园、智慧校园。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合肥市稻香村小学教育集团(岳西路校区)、合肥市望湖小学当选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十三五”以来,全市新建改扩建中小学243所,新增学位28万个。五年来,全市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近40亿元,建成432所智慧学校。

  城区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率、城市和农村地区中小学午餐服务覆盖率达新高,全市智慧学校建设应用不断升级。阿奎利亚学校以生态文明教育为抓手,打造出了“生态绿色教室”活动和班级“花园式阳台”和“艺术式走廊”。合肥市郎溪路小学,智慧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学生,智慧班级覆盖整个学校。合肥市第三中学借着校园工程建设的东风,旧貌换新颜。

  合肥市为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助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实施城乡教育集团结对,12个县(市)区和所有结对学校均签订城乡结对协议。合肥一中、六中、八中BG大游、一六八中四个普通高中教育集团集中揭牌,全面实施普通高中集团化发展。持续创建新优质学校,全面提升新办学校及偏远学校办学水平。

  为推进合作办学新模式,合肥市第42中学华南城分校、合肥八中教育集团铭传高级中学、西园新村小学翡翠分校、合肥市第七中学与农兴中学合作共建班相继成立。蜀山区大力发展乡村教育事业,合肥市五十中学西校教育集团、合肥市安居苑小学教育集团、合肥市西园新村幼儿园等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向西部乡村地区延伸。合肥市全面实施普通高中集团化发展,为推进教育优质均衡打下基础。

  合肥市强力推进教育改革,提前2年实现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全覆盖,教育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市教育局统筹落实下,学前教育促进工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高中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三项民生工程真正把国家教育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十三五”期间,合肥市推进教育项目建设,用于教育项目建设资金达67亿元,全市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46所、新增学位9万个,全市幼儿园公办率和普惠率分别达51%和84%。全市新建改扩建中小学243所,新增学位28万个。

  巢湖市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先后荣获“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市、区)”、“第五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等称号。2020年安徽省最大的特殊教育学校合肥特殊中心北校区正式投入使用。这是残疾人教育民生工程的落地。2018年庐阳区在全省率先全面实现“三园两覆盖”战略目标,目前全区幼儿园公办率和普惠性分别达到53.10%和85.60%。至2020年,高新区依法关闭17所看护点,在全市率先实现看护点清零 实行了“幼有优育”,真正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百姓。

  合肥市教育系统紧扣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的战略定位,强化长三角合作,在共同培养培训教师、共享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实验实训基地、共推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合作。安排17名挂职干部赴上海跟岗交流BG大游、加入长三角未来教师实践基地和长三角名校长实践基地、成立长三角高职院校学前教育联盟。

  合肥市六安路小学BG大游、合肥七中成为第二批长三角未来教师实践基地,合肥六中、合肥八中成为长三角名校长实践基地,合肥168中学等8所中小学成为长三角后备干部挂职基地,合肥四中等9所中小学(幼儿园)成为长三角骨干教师交流研修基地,合肥幼专牵头成立长三角高职院校学前教育联盟。包河区深入推动全区教育体育工作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积极与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教育局层面和学校层面的双通道交流合作。借鉴长三角先发地区经验,持续推进智慧学校建设。高频次开展互动交流。加强教师交流。

  合肥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力度,持续推进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同时,还积极整合职教资源,组建现代职教集团,大力培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江淮工匠”。吸收17所中高职院校、40家规模以上企业组建合肥市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在56家企业挂牌职业院校师生实习实训基地,培育建设6个产学研联盟、16个教师创新团队。合肥市教育局聚焦深化产教融合,以“双师型”队伍建设为重点,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基础支撑。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

  2020年7月至8月BG大游,合肥财经职业学院组建12支实践团队分赴安徽省9个市县,组织千余名学生参与家乡大学生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在实干中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社会责任感、夯实专业能力水平。“归巢服务家乡”形成巨大社会反响。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中职组电子商务技能赛项中,合肥工业学校电子商务代表队一举夺得金牌,这是继2019年夺得首金之后的再次夺冠。同一年,合肥理工学校学子代表安徽省参赛第四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全国现场总决赛中职组一等奖第一名。这是该校继第三届全国双创大赛中斩获一等奖后,取得的又一历史性进步,为肥东、合肥乃至安徽赢得了荣誉。